2006-04-04

Hypertextual thinking

在人類發明或設計出任何更清析和準確的溝通工具之前,文字和語言仍然是最有效的傳達知識、學問和智慧的媒介。

文字用傳統方法印在書本上,缺點是視覺上「悶蛋」(「The more uninteresting a letter, the more useful it is to the typographer.」∼Piet Zwart, 1924),要求讀者要專注。但這其實是跟大多數人思想的方法是不同的:大多數人的思想方法是一如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科學顧問Vannevar Bush所提出的跳躍性思巧方式:我們從事物A聯想到事物B、再聯想到事物C... 這些ABC都是我們所曾接觸過、認識過的。所謂「認識過」,是指它們每件事都有我們對它獨立的聯想(association of thoughts);而我們對一件事物的了解,是看我們對它有一個怎麼樣的聯想系統,從而建構出我們對該事物的整體認知。就用「設計」來舉例:

從arts & crafts傳統出來的設計人對「設計」這概念會有這樣的聯想:
設計>藝術>美術>技法>師傅話>左試右試>氣勢>型唔型>出唔出>Photoshop filters>look & feel>無需用太多理性>乜話,research?唔係呀嘛!


Bauhaus式設計人則會有這樣的聯想:

設計>problem-solving>form follow function>analysis>user experience>ethnographic research>solution seeking...

(其實應該用蜘蛛網式的mind maps來展示這種非線性(non-linear)、跳躍性思巧方式和聯想比較適合。這便是文字和現時web technology的限制了!)

Vannevar Bush這種argument後來被Ted Nelson發揚光大,開創了hypertext,以至更能模仿人類的跳躍性思巧方式...

但傳統地將知識「排列」在書本上並非沒有好處,因為作者正正可以利用這種媒介的線性傳達(linear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)特點,鋪排他要傳達的東西。不錯,它就是要阻止讀者作一些不必要的聯想,並透過作者主導的鋪排,帶領讀者投入自己的思想進路和世界。

設計學生或許有一種天賦的反叛特質,總愛不依既定模式來思巧(不錯,這便是創意嘛!),但每每在不適當的時候不專注、隨意聯想和跳躍(並且批評人家的東西「悶蛋」,引至我無法專注和提起學習興趣)。或許身為設計人,我們應當重新思考在學習和approach整個設計流程的時候,甚麼時候應該專注,甚麼地方則可以天馬行空,讓創意和想像力踴躍...